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学技术局,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战线广大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聚焦加快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自觉履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振奋精神,奋勇争先,进一步激发全市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委、市政府决定评选表彰一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
(一)评选范围
1.先进集体评选范围:
我市范围内的创新型企业(包括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平台(载体)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在洛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及内设科技研发部门。
2.先进个人评选范围:
我市范围内的创新型企业(包括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平台(载体)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在洛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科技工作者。
(二)表彰名额
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150名。
二、评选条件
(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社会公认度较高,2017年以来无不良社会信用记录、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全市制造业十大优势产业集群、风口产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创造效应显著,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2.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要成果,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强,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在打造标志性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惠民富民改善民生、科技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5.在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重大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
6.勇于担当,敢于应对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突发事件。在乡村振兴、环保攻坚、疫情防控、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和疫情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突发事件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善于攻坚克难、科学应对、表现突出。
7.在其他方面为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高的群众认可度。
(二)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奉献精神,作风正派,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至今连续从事科技工作5年(含)以上,无不良社会信用记录,未发生违法违纪等行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爱岗敬业,在科技事业和本职工作表现突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
2.在组织、协调、推动本单位、本部门科技创新发展以及落实重点工作举措中取得显著成绩,作出突出贡献。
3.积极开发新产品,潜心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或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获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4.在培育发展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工作中成效突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
5.锐意改革,在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各项政策措施中有突出贡献。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部署,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勇于改革创新,发挥突出作用,相关工作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应。
6.勇于担当,敢于应对急难险重事件和科技创新难点问题。在乡村振兴、环保攻坚、疫情防控、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和疫情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突发事件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科学应对、表现突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赢得人民群众赞誉。
7.在其他方面为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高的群众认可度。
三、组织领导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局组成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推荐、评选、表彰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评选表彰办),负责推荐、评选、表彰的各项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局人事科。(见附件1)
四、评选程序和要求
(一)评选程序
评选表彰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自下而上、民主择优、逐级审核推荐,差额评选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两审三公示”程序,即初审、复审两次审核,并分别在本单位、县区范围和全市范围内三次公示,(每次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1.按照评选条件,各基层单位经民主推荐、考察审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审议决定拟推荐对象,并在本单位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评选条件、单位推荐情况、拟推荐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等。
2.按照管理权限,各基层单位报所在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进行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各县区评选推荐机构结合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考核评价情况,就推荐程序的规范性、推荐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拟推荐对象的基本情况、事迹等,组织评选并提出初步推荐对象,撰写推荐工作报告,将初评推荐材料报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
3.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按规定组织专家对初评推荐材料进行评审,并向各县区评选推荐机构反馈评审意见。各县区评选推荐机构接到反馈意见后,负责组织对本地区正式推荐对象进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通过后,各县区评选推荐机构按程序对推荐对象进行公示(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正式推荐材料报市评选表彰办。
4.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对正式推荐对象进行复审,提出拟表彰对象名单,报市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审定后,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表彰对象。
(二)评选要求
1.坚持面向基层。严格按照《河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规定,评选工作要面向基层单位和一线科技工作人员倾斜,要鼓励创新型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评,不评选副厅级(或者相当于副厅级)以上单位和个人,县处级干部比例控制在20%以内。
2.严格评选标准。评选工作要严格按照评选推荐条件进行,认真做好把关工作,坚持德绩兼备,以思想政治表现、工作业绩、贡献大小为主要衡量标准,推荐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示范性。各有关单位要把好政治关、条件关、事迹关,对推荐程序的规范性、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切实负起责任。
3.严肃推荐纪律。在推荐过程中,要确保评选范围内的集体和个人平等参选。对评选工作中有严重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借机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未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规定程序推荐的人选和单位,经查实后取消其推荐资格或撤销奖励,并停止该地区和部门参加下届评选推荐活动的资格。
4.按时报送材料。各县区推荐机构要严格履行规定程序,确保工作进度,按时报送推荐材料,过时不报视为自动放弃推荐。表格电子版可在洛阳市科学技术局官网“通知公告”栏下载,网址http://kxjs.ly.gov.cn/。
五、奖励办法
市委、市政府下发表彰通报,对评选出的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分别授予“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分别颁发奖牌、证书。
六、进度安排
(一)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要成立相应评选推荐机构,负责本地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并于2022年12月30日前将评选工作联系表(附件12)word和pdf两种格式报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推荐材料联系人邮箱。
(二)2023年1月20日前,各县区评选推荐机构报送初步推荐材料(纸质申报材料5份和电子申报材料1份)。电子申报材料应与纸质申报材料一致。所有材料须对应提供电子扫描件(含有关印章或签字等相关内容),分别形成一个电子文件,并存储为word和pdf两种格式,用光盘报送。因提交的电子版材料缺失(或与纸质材料不一致)导致无法评审或评审信息不充分由各县区评选推荐机构负责。
初步推荐材料包括:
1.推荐报告,内容包括:评选推荐工作组织情况、单位公示情况、考察情况、推荐意见等。
2.先进集体初评推荐表(附件3)。
3.先进个人初评推荐表(附件4)。
4.初评推荐对象汇总表(附件5)。
5.初评对象1500字左右事迹简介及典型案例(可另附页)。
(三)2023年3月10日前报送正式推荐材料。各县区有关单位评选推荐机构向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报送正式推荐材料(纸质版1式5份、附电子版光盘)。
正式推荐材料包括:
1.正式推荐报告,内容包括:推荐审核工作组织情况、征求意见情况、公示情况、考察情况、推荐意见等。
2.先进集体推荐审批表(附件6)。
3.先进个人推荐审批表(附件7)。
4.征求意见表(附件8、附件9、附件10)。
5.推荐对象汇总表(附件11)。
6.评选表彰工作联系人统计表(附件12)。
七、联系方式
市评选表彰办联系人:宋 歌 李萌萌 裴婉弯
联系电话:63932889 63910361 63926668
邮箱:kjjrsk@126.com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政和路16号市科技局117房间
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洛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12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